专家探讨“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7 11:04:44
来源:新华网

专家探讨“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字体:

  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5”在京举办。论坛以“共谋‘十五五’发展,共话城镇化未来”为主题,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围绕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引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城市建设新机遇新动能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首席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要把握政策导向,着力三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第一,以协同联动为指向,优化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第二,以务实精细为指向,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第三,以一体融合为指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魏后凯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核心观点与战略路径。首先,中国城镇化需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线。其次,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现代化城市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然后,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骨架,区域增长极体系。最后,就地就近城镇化加快,以县域为切入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应通过制度设计和公共投入促使农村人口融入现代化经济生活,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需求。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社会事业业务部主任于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向内、向下、向上、向外、向新”等五个发展方向。向内发展,即城镇化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向下发展,即县域是城乡融合的关键纽带和就近城镇化的主要空间。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提出,“十五五”规划制定最关键是因地制宜,要深刻把握“地”的内涵。一是地理,受区域自然禀赋的因素影响,不同城市在产业选择、城市功能定位上存在差异,规划思路不同。二是地区,即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匹配程度。三是地位,地方应先厘清自身是县级市、中心城市,还是超大特大城市,以便准确制定高质量的发展规划。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书记、院长恽爽认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是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一是要理解,未来发展要在存量资源下解决所有的问题。二是要认识到,城市更新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和承载的不同任务:一方面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搭平台吸引投资、拉动内需,做好稳增长和促发展。同时,要协调好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的衔接。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双碳办公室副主任李丛笑表示,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非常关键。建筑的隐含碳主要来自于建材,通过设计,可采用更低碳的建筑造型及结构形式,减少建材的用量,通过施工,可选用更绿色低碳的建材,从而促进建材行业的绿色转型。同时,设计与施工可推动新建建筑达到绿色低碳建筑的要求,也可推动既有建筑通过围护结构改造、提升设备能效、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纠错】 【责任编辑: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