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流感高发。家住北京的张华(化名)高烧40℃,喊着“腿疼、喘不上气”,伴有剧烈咳嗽、咽痛和明显的喘息。家人觉得不对劲,立即和其一起到医院呼吸门诊就医。“这不是普通感冒,很可能是甲型H3N2流感!” 医生询问得知,张华本身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初步发现其双肺已出现喘鸣音和细湿啰音,这是肺炎的典型体。
经过检查,张华(化名)最终确诊为重症甲型H3N2流感合并肺炎,需立即住院治疗。
上海和睦家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湘芸医生总结到:流感病毒的“帮凶”——细菌,往往是更致命的“杀手”。
为何流感后易继发肺炎?病毒与细菌的“危险合作”
流感病毒是“破坏先锋”,破坏了人体的“物理屏障”和“哨兵系统”。它侵入呼吸道,严重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抑制纤毛的清除功能,并削弱肺泡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
此时,环境中常见的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便会趁虚而入,附着在受损的细胞上,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的细菌性肺炎。
病毒、细菌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炎症风暴”,对于免疫系统本就相对薄弱的患者,一旦遭遇这种“双重打击”,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扑灭源头:抗流感病毒+抗细菌感染的两大“利器”
“利器1”——抗病毒治疗:要阻止这场“合作”,必须第一时间抑制流感病毒。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至关重要。
如何选择?王湘芸介绍到,在临床应用中,要基于患者病情、年龄、肾功能、当地耐药情况及用药便利性综合决策。
“利器2”——抗细菌治疗:当已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几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或者出现咳嗽、刀片嗓、黄痰、血痰、胸痛、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等症状时,基本可以判断是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必须及时启动抗细菌感染治疗。
流感,不仅仅是“重感冒”,更是可能打开细菌感染大门的“钥匙”。
王湘芸医生最后给到广大患者应对本轮流感的建议:抗病药物+抗菌药物精准联用,是战胜流感后肺炎这一“帮凶“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