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全链发力绘就城市更新壮美画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8 16:37:56
来源:新华网

中国中冶:全链发力绘就城市更新壮美画卷

字体: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系统擘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战略蓝图,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更新”,并进一步强调“把城市更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中国中冶深入学习贯彻相关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自觉肩负起“资源保障国家队、两新服务主力军”使命担当,以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等全产业链实力与“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创新实践,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核心理念,一笔一画精雕细琢书写在每一寸亟待焕新的城市肌理之上,成功打造了一批彰显人文关怀、追求卓越品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标杆项目,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11月26日至2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指导、中国中冶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探秘中冶‘好房子’”企业开放日宣传活动在天津、雄安、保定三地成功举办。多家中央及行业主流媒体的记者深入中国二十冶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项目、中国二十二冶雄安启动区创新坊住宅项目、中国十七冶保定莲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访谈,共同见证中国中冶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城市更新、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创新实践。

中国二十冶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项目津一·PARK3

遗存焕新,铸就魅力“好城区”

走进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项目现场,时光的齿轮仿佛在这里交织重叠。这座曾承载着华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辉煌记忆的老厂区,宛如一部厚重的工业史诗,静静伫立,诉说着往昔工业时代的荣光。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滚滚浪潮,老旧厂房设施老化、周边片区功能混杂等问题逐渐凸显,老厂区在时代的变迁中略显沧桑与落寞。

中国二十冶精准锚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区现代功能需求的结合点,采用全域、全要素、系统化的“好城区”焕新理念,分类施策推进建设,成功将沉寂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秀带”。

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中国二十冶为厂内苏式厂房、大型机床设备及工业管线等具有历史价值的遗产建立详尽档案,通过BIM技术完整保留并精准还原工业特色的建筑结构细节,对屋面、墙体实施防渗加固改造,既延续工业风的历史肌理,又满足现代建筑的安全与环保标准。

让城区生活“美”在日常。在居住环境提升上,中国二十冶通过屋面防水、管道换新、路面铺设、完善配套设施、绿化种植等组合式改造方式,祛除老旧城区小区普遍存在的屋面漏雨、管网堵塞、道路破损等顽疾;在交通出行上,通过优化路网结构,拓宽改造断头路、瓶颈路,新增2.3公里市政道路,实现厂区与居民区、商圈的高效连通;在公共服务配套同步升级上,新建2所幼儿园及1处文化活动中心,整合养老、就业、便民服务等功能,构建起便捷高效“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让城区发展“强”在未来。为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完善”深度融合,本项目依托机床总厂的工业底蕴与区位优势,引入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企业20余家,预计将带动就业岗位500余个,引入餐饮、休闲、文创等多元业态,成功实现从传统工业厂区到新兴产业高地的转型跨越,勾勒产城融合新图景。

目前,中国二十冶已将城市更新确立为“十五五”规划主航道,紧扣国家城市更新战略要求,致力于探索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城市发展路径。通过物理空间改造与系统更新,激活城市内在动能,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新城市,实现经济活力、历史文脉与社会责任的协同共生,促进工业遗存保护、产业转型升级与民生福祉改善的有机统一,极致彰显中冶人在城市更新领域的责任担当,用专业实力打造“好城区”城市的靓丽底色。

匠心筑梦,雕琢未来“好房子”

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雄安启动区创新坊住宅项目现场,一座座楼宇正破土而出,以钢筋铁骨撑起未来的轮廓。举目远眺,住宅楼的主体框架已清晰成型,简约利落的线条在天际线上勾勒出未来生活的诗意想象;近观施工区域,数台塔吊伸展钢铁臂膀,于空中织就繁忙轨迹,成为这片热土上跃动的建设诗行。这沸腾的建设图景,不仅铺展着城市生长的脉络,更为未来宜居宜业的理想生活,绘就了一幅充满力量的开篇。

为了雕琢未来“好房子”的生动实践场,中国二十二冶聚焦“绿色生态、智能创新、人居提质”三大方向,紧盯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目标,全面提升高品质住宅建造的设计、材料、技术等标准,建设雄安特色的“好房子”。

构建“医疗+教育+居住”复合功能集群。住宅部分南区项目包含5个地块33栋楼,涵盖住宅、幼儿园、商业配套及地下设施等多元业态,对加速启动区城市风貌与生活氛围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

系统探索“好房子”建设模式。中国二十二冶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贯穿规划、施工、管理全生命周期,依托物联网、BIM、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建造平台与项目业务全链路融合管理项目全周期;应用“云巡查+智慧调度”系统,依托无人机实时监测与BIM模型智能纠偏技术,借助管理云平台人员、质量、安全、进度、物料、环保、成本七大模块进行全要素精细化管控,推动项目向高效益、低排放、智慧化的新型建造转型。同时,坚持“事前预控、事中严管、事后追溯”的质量管理理念,推行“双前置”机制,以“样板引路、首件验收”模式节省成本保证进度,以“上岗证+反交底+三色验收”体系实现关键工序专项闭环,为新区建设未来之城“好房子”提供支撑,为推进全国住房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冶力量。

以雄安启动区创新坊住宅项目建设为缩影,中国二十二冶紧紧抓住城市更新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城市更新开发服务商”,延伸城市运营产业链条,打造“全链条赋能、全要素协同、全周期运营”的差异化竞争力,通过整合规划咨询、设计研发、金融服务、产业招商、运营服务等高端优质资源,为客户提供“投、融、建、管、营”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先后在数十个城市承建了上百项旧城改造工程,助力万户家庭点亮生活质感、实现“安居梦”,切实担负起“好房子 中冶造”的强大使命任务。

绿色领航,构建宜居“好社区”

站在中国十七冶保定莲池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美观的楼宇立面、平整畅通的道路街巷、布局合理的绿植花卉。高层住宅、幼儿园、邻里中心、园林景观等错落分布,文化教育、运动健身、社交互动与自然惬意巧妙融合,居民在小区里休闲锻炼,孩童在新添置的游乐设施旁嬉戏玩耍,一幅城市更新的美丽画卷正全面铺开,一座现代化品质新城正加速崛起。

中国十七冶锚定“好房子、好社区”建设目标,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将绿色理念融入项目全流程,全方位打造节能低碳生态家园,为群众提供舒适健康便捷的居住体验。

创新设计,筑牢绿色根基。在南八里庄地块幼儿园采用“主动技术优化”理念,改进结构保温一体化复合保温板的施工工艺,采用拉缝板提高建筑稳定性、增强抗震性和抗风性能,提升绿色环保性能,打造“使用功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备、施工质量优良”的新社区。

前期策划,构建新建造体系。构建依托“高强度铝合金模板+全钢附着式智能爬架+外墙保温一体化板+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内墙高精度砌块薄抹灰”五大施工工法的新建造体系,确保施工方案可行合理;三维场布模拟施工场地,动态计算临建工程量、把控成本,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施工加速,优化工序提质增效。依据全穿插理念优化工序实现流水作业,既降低成本又缩短周期,保障项目二期提前近三个月交付并率先供暖。

质量把控,多举措保障品质。注重各专业细节质量,落实工序“首件制”要求,穿透式把控分包管理;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全方位展示建造标准与质量要求;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运用BIM应用、深基坑监测、实时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环境监测等技术应用加强10个模块管理,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中国十七冶将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四化”转型、争创“五个一流”为路径,充分发挥“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全产业链集成优势,通过布局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等方式服务城市更新,积极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不断探索更高质量、更具温度、更可持续的更新路径,推动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治理更具韧性智慧、城市品质更加绿色宜居。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好小区”

在武汉青山区21街项目现场,一栋崭新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米白色与暖灰色相间的外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畅的现代线条与错落有致的立体绿化相映成趣。几位老居民正在项目外围驻足观望,指着7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兴奋交谈——那里曾是他们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旧房屋,如今即将成为他们安享晚年的现代化家园小区。

作为湖北省首个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项目、湖北省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径的标志性工程,中国一冶结合青山区城市、小区功能提升与历史文脉传承需求,通过“住宅合作社+数字建造+绿色低碳”的创新实践,在仅6400平方米的狭小地块上建造宜居新家园。项目实行“一户一方案”,打造7种南北通透户型,通过全面满足适老化规范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托育、健身等完整社区设施,构建全龄友好型居住环境。创新采用“立体花园式”绿化,通过在地面、裙楼屋顶及17层架空层设置绿化,使整体绿化率超过30%,应用绿色建材比例超过85%。积极践行数字建造理念,自主研发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与AI分析技术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一冶数建平台V3.0”,实时监控项目进度、质量与安全数据,实现施工管理效率提升15%,成本损耗降低3%;创新采用“BIM+天佑碳平台”双引擎系统,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与精细化管理,构件级碳排放数据追溯与科学决策,有力驱动建筑低碳转型,为推进城市更新“好小区”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实施路径。

当前,中国一冶精准把握城市更新行动机遇,系统开展政策研究,加快构建“城市体检、规划、设计、投资、改造、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并以城市更新领域六大核心技术为支撑,深度融合数字建造与绿色低碳技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完善网格化营销体系,推动城市更新业务高质量发展。公司已在武汉、深圳等重点城市落地实施多个重点项目,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助力“老房子”变“好房子”、“老小区”变“新小区”。

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的重塑,更是时代的回应、人民的期盼与未来的召唤。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中国中冶将持续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根本遵循,将央企责任担当融入城市肌理,在工业遗存中唤醒历史记忆,在未来之城中构筑绿色梦想,在民生工程中托举万家灯火,在智慧小区中编织数字生活,在广袤国土上绘就更多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城市更新壮美画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人民幸福铺展锦绣前程——这既是使命所系,更是初心所在。

【纠错】 【责任编辑:杨静】